目前,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產銷國和存量市場,但是,我國的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規(guī)模卻比較小,其原因主要是買賣雙方的交易信息不對稱,服務配套及渠道的缺失等問題。二手設備出口需完善產業(yè)鏈。
目前,我國工程機械二手設備的交易流通,在評估、定價等方面,還缺乏明確的行業(yè)規(guī)范和標準 ;在賣出之后,由于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(yè)鏈,售后服務也存在一些短板。而這些因素,也是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所面臨的障礙和風險。
由于每個海外客戶的需求不同,而作為貿易商,又不像主機廠那樣有自己的貨源,因此找到合適的二手設備是最復雜的一件事,由于沒有評估定價標準,在采購中一旦買到了信息不符、工況比較差的二手設備,將會大大增加貿易商的成本,進而影響出口交易。此外,由于工程機械二手設備的零部件均為國產,國產配件在國外渠道少、技師水平不高,沒有專業(yè)的售后質保,使得二手設備售后服務不完善。完善海外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售后服務,可以把主機廠與貿易商的資源進行合作共享。
探索標準化體系建設 開拓千億美元市場
據(jù)預測,未來我國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,每年將達到千億美元規(guī)模 ,市場前景廣闊。而標準化體系的建設,對于產業(yè)的健康有序發(fā)展至關重要。
業(yè)內專家介紹,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的標準化體系建設,先要建立三個重要標準,一是出口設備的價值評估指南,二是售后服務規(guī)范,三是品質鑒定規(guī)范。 目前,這三個標準在制定時,都面臨一些難點。比如說,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市場,對于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的標準,基本上是缺失的,這會導致整個行業(yè)在檢驗檢測、質量評估以及融資方面缺乏統(tǒng)一的依據(jù)。另外,工程機械二手設備進口國,它會有自己的排放或者質量方面的要求,如何根據(jù)自己的產品來制定滿足國際客戶需求的標準,這需要對國際市場做更多了解。